油菜研究所現有團隊人員7名,其中,正高1人、副高3人、中級2人,碩士5人。
主要從事油菜遺傳育種與栽培技術研究、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范與推廣。先后承擔國家高新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強優勢甘藍型油菜雜交種的創制與應用”( 2009AA101105、2011AA10A104)、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長江上游油菜豐產關鍵技術集成示范”(2010BAD01B08)、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長江上游及北方油菜高產優質適宜機械化新品種培育”(2018YFD0100500)、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南充綜合試驗站”(CARS-012)、四川省油菜創新團隊、四川省農作物育種攻關“突破性油料作物新品種選育”(2011YZGG005、2016NYZ0031)、四川省應用基礎研究“甘藍型油菜抗根腫病基因的分子標記和定位研究”(2008JY0139)、四川省重點研發項目“優質油菜工程產業鏈關鍵技術集成與示范”(2018NZ0004)、四川省生物技術重大專項“適宜機械化生產的優質高產突破性雜交油菜新品種培育”(2018NZDZX0003)、四川省油菜重大技術協同推廣等科研項目。育成油菜品種37個,其中國家審定或登記品種14個(南油9號、南油10號、南油12、南油雜1號、龍庭1號、種都油998、渝南油683、龍庭100、南油646、雄豐國油520、南油546、巡油919、南油658、南油446)、早熟品種7個(德恒油900、長江早油3號、南油868、盛貴油1號、南油461、南油466、南油568)、長江上游和重慶市區試對照種1個(南油12)、部省主導品種7個(南油12、南油10號、西科油1號、龍庭100、種都油998、龍庭1號、渝南油683);研發省主推技術1項(旱地油菜/玉米/大豆周年循環高產種植技術);獲成果獎勵13項,其中。ú浚┘壙萍吉5項,主持完成的“高配合力優質甘藍型油菜細胞質雄性不育系南A7選育與應用”先后獲2013年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和2016-2017年度神農中華農業科技二等獎、“甘藍型油菜不育系南A6的創制與應用”和“油菜品種南油12選育與應用”分別于2017年和2018年獲四川省科技進步三等獎,參與完成的“四川油菜豐產高效技術體系創建與應用”獲2016-2018年度農牧漁業豐收一等獎;獲植物新品種權6項;發表論文30余篇;育成品種累計推廣應用9287萬畝,增加效益52.66億元。
近年來,研究所為適應農業生產機械化、輕簡化、集成化、規;、產業化的發展趨勢,致力于高油、早熟、彩花、矮稈、抗倒、抗裂角、抗病、低芥、低硫新材料創制與適宜機收、特早熟、功能型菜薹、彩花新品種選育,以及油菜-水稻、油菜-玉米周年綠色高產高效全程機械化生產技術集成與示范。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順慶區農科巷137號
郵編:637000
所長:鄧武明
電話:0817-2800648 傳真:2800422
郵箱:dengwmncnky@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