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24日,國家花生產業技術體系產后加工機械化崗位科學家謝煥雄研究員及團隊成員吳峰研究員、楊紅光博士,南充綜合試驗站站長夏友霖研究員及團隊成員毛金雄研究員等一行8人前往宜賓市敘州區合什鎮、泥溪鎮、觀音鎮等花生主產區及加工企業考察調研花生產業及產后初加工情況。
宜賓市敘州區泥溪鎮嘉定社區地處岷江河畔,坐擁豐饒肥沃的岷江沖積平原5000余畝,致力打造花生新品種展示、機械化示范、土煙-花生輪作示范基地,大力發展土煙、花生等產業,有效促進當地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

在合什鎮和觀音鎮參觀了當地主要花生加工企業四川銀皇食品有限公司、四川越華食品有限公司及其花生原料生產基地,就花生種植、產后清洗、烘干、分級、脫殼、包衣等初加工設備和工藝技術進行了交流。據公司負責人蔣元銀和劉華介紹,加工企業積極探索“科研單位+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以南充市農業科學院等科研單位為技術依托,帶領當地農戶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共同建立花生種植基地,繁殖優良品種和生產優質加工原料。銀皇公司擁有花生米粗加工、烘干系列、堅果系列和油炸系列四條生產線,花生米粗加工產量達80噸/天,堅果系列及咸干花生產量達5-10噸/天,油炸系列產量達2噸/天,未來將繼續擴大花生生產基地規模,計劃3年內實現綠色花生種植規模達8000余畝,預計年加工量可達10000余噸。越華公司正在建設新的加工廠房和生產線,建成后咸干花生等產能將翻倍。

謝煥雄研究員就四川花生產業發展及產后加工機械化等進行了詳細了解,對四川花生機械化生產及加工提出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表示下一步將根據丘陵山區花生生產實際情況,加強崗站互動和農機農藝融合,加大適宜輕便小型機械研制,合作開展相關技術和設備試驗示范。
夏友霖研究員表示目前四川花生多種植于丘陵山區,且多以農戶小塊種植為主,播種收獲機械化程度普遍不高,希望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研發出適合四川丘陵地區花生機械作業的輕便小型機器,加快推進四川花生機械化作業水平。希望今后雙方進一步加強合作交流,共同推進四川花生產業持續高效發展。

夏友霖研究員及團隊成員還就當前生產中的干旱、病蟲害等災害發生情況進行了詳細了解,提出了相應的防災減災技術措施。

宜賓市種子管理站朱穆君站長、宜賓市農業科學院花生與煙草研究所所長程志敏、宜賓市敘州區農技站站長彭洪及合什鎮、泥溪鎮、觀音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等參加考察調研。
(初審:張珍珍 復審:毛金雄 復審:夏友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