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號 |
成果名稱 |
獎勵年度 |
授獎單位 |
獎勵類型及等級 |
1 |
金堂深窩子花生品種整理鑒定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2 |
紅苕良種52-45引種鑒定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3 |
高溫巖窖防治甘薯窖藏期黑斑病的技術研究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4 |
油菜良種萬油五號引種鑒定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5 |
大紅芒小麥新品種選育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6 |
大白殼小麥新品種選育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7 |
小麥良種阿波的引種鑒定推廣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8 |
托布津防治棉花立枯病技術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9 |
早秈紅梅早作晚稻小苗移栽的栽培技術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10 |
早秈良種虹雙2270的鑒定推廣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11 |
晚稻良種—蘇州青引種鑒定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12 |
早稻瀘南早一號引種鑒定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13 |
紫云英優良菌株7824選育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14 |
解決蔬菜淡季的栽培制度及晚熟花椰菜引種鑒定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15 |
友誼小麥新品種選育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16 |
矮稈玉米南矮1號選育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17 |
矮稈玉米南矮2號選育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18 |
矮稈玉米南矮三交選育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19 |
紅苕藤尖越冬作種技術研究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20 |
棉花洞A雄性不育系研究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21 |
棉花川雜1號、2號推廣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推廣一等獎 |
22 |
棉花川雜1號、2號推廣 |
1978 |
省農業廳 |
重大科技成果推廣二等獎 |
23 |
天府三號花生品種選育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24 |
南充混選一號花生品種選育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25 |
羅江雞窩花生品種整理鑒定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26 |
晚稻紫云英高產栽培技術研究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27 |
紅浮萍夏季繁殖技術研究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28 |
晚熟花芽引種鑒定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29 |
紫云英根瘤菌優良菌株4號、14號選育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30 |
紫云英根瘤菌的菌圃法生產技術研究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31 |
蘇白豬×內江豬經濟雜交豬的研究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32 |
草藥桿板歸防治仔豬白痢病研究成功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33 |
紅浮萍養殖利用技術研究 |
1978 |
南充地委、行署 |
重大科技成果獎 |
34 |
川農長角油菜品種選育 |
1979 |
省農科院 |
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 |
35 |
川油2號油菜品種選育 |
1979 |
省農科院 |
重大科技成果三等獎 |
36 |
川農長角油菜品種選育 |
1979 |
省農科院 |
科技成果三等獎 |
37 |
天府三號花生品種繁殖推廣 |
1980 |
省農業廳 |
重大科技成果推廣三等獎 |
38 |
萬油五號油菜繁殖推廣 |
1981 |
省農業廳 |
重大科技成果推廣三等獎 |
39 |
棉花雄性不育雜交優勢利用掛圖 |
1982 |
省農業廳 |
農業科普推廣三等獎 |
40 |
中稻虹雙2270引種推廣 |
1982 |
省農業廳 |
農業技術推廣三等獎 |
41 |
防治水稻坐兜技術推廣 |
1982 |
南充地區科委 |
推廣獎 |
42 |
西南302油菜配套栽培技術推廣 |
1983 |
南充地區行署 |
推廣應用二等獎 |
43 |
托布津防治紅苕窖藏黑斑病 |
1983 |
南充地區行署 |
技術研究成果三等獎 |
44 |
蘇白×內江雜交豬選育 |
1983 |
南充地區行署 |
技術研究成果三等獎 |
45 |
遲熟中秈良種桂朝二號引種、推廣 |
1983 |
省農牧廳 |
技術推廣三等獎 |
46 |
推廣雜交水稻高產綜合技術 |
1983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成果推廣一等獎 |
47 |
麥套花生栽培技術的推廣 |
1984 |
省農牧廳 |
農業技術推廣二等獎 |
48 |
抓品種布局、促水稻高產 |
1984 |
南充地區行署 |
技術推廣四等獎 |
49 |
推廣花生地膜覆蓋栽培技術、產量大幅度提
高 |
1986 |
省農牧廳 |
技術推廣一等獎 |
50 |
雜交棉花“南雜一號”新組合的選育 |
1986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51 |
育肥豬配合飼料資源開發利用研究 |
1986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52 |
玉米紋枯病發生規律及藥劑防治技術試驗示范 |
1986 |
省農牧廳 |
技術推廣三等獎 |
53 |
扁莢山黧豆示范推廣 |
1988 |
南充地區 |
科技進步四等獎 |
54 |
小麥、花生、甘薯多熟分帶輪作研究 |
1988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55 |
油菜良種萬油17號引進推廣及配套栽培技術 |
1988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56 |
糧食綜合開發利用,研制優質曲酒---貫中大曲 |
1988 |
省農牧廳 |
優質產品獎 |
57 |
紅苕新品種“勝南”繁殖及貯藏保鮮技術推廣 |
1988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58 |
南充地區2000年專門人才需求預測 |
1988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59 |
紅苕豐產技術推廣 |
1989 |
省農牧廳 |
農業豐收一等獎 |
60 |
荊糯六號引種鑒定 |
1990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61 |
外貿花生新品種“天府五號” |
1990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62 |
大麥鹽輻矮早三的引種應用 |
1990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63 |
預留行間作綠肥培肥地力增產效果的研究 |
1990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64 |
南薯88良種繁殖和高產示范 |
1990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65 |
甘薯新品種南薯88及其配套栽培技術研究 |
1990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特等獎 |
66 |
川中中低產地區加快農業發展綜合技術實驗區級應用 |
1990 |
省農牧廳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67 |
稀土在柑桔上的應用研究 |
1991 |
省農牧廳 |
農業進步三等獎 |
68 |
南薯88種苕生產基地建立及快速繁殖 |
1991 |
省農牧廳 |
農業進步二等獎 |
69 |
秦油2號應用推廣研究 |
1992 |
省農牧廳 |
農業進步二等獎 |
70 |
大麥鹽輻矮早三的引種應用 |
1992 |
省農牧廳 |
農業進步三等獎 |
71 |
Ⅱ優63引種研究 |
1992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72 |
荊糯六號引種推廣 |
1992 |
, 省農牧廳 |
農業進步三等獎 |
73 |
雜交西瓜5-10技術開發應用 |
1992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74 |
花生新品種“天府七號”、“天府八號”示范推廣 |
1993 |
省農牧廳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75 |
四川省甘薯綜合標準化及其實施應用 |
1993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76 |
棉花高產、優質、抗病的新雜交種川雜六號選育 |
1993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77 |
大麥新品種嘉陵一號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 |
1993 |
南充地區行署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78 |
宜陽白芝麻引種鑒定試驗示范 |
1994 |
省農牧廳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79 |
大麥新品種嘉陵一號選育及配套技術 |
1994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80 |
高產、優質、抗病新雜交種“川雜六號”選育 |
1994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81 |
花生新品種天府七號及配套技術示范推廣 |
1994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82 |
大麥新品種嘉陵一號選育及配套技術應用研究 |
1995 |
省農牧廳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83 |
花生新品種天府八號選育及應用 |
1996 |
省農業廳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84 |
雜交稻新品種汕優多系一號引種研究 |
1996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85 |
小麥新品種綿陽26引種鑒定及應用推廣 |
1996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86 |
花生新品種天府9號、10號試驗示范 |
1996 |
省農業廳 |
豐收二等獎 |
87 |
坡耕地多熟覆蓋輪作少耕種植綜合技術研究及其應用 |
1996 |
省農業廳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88 |
地市州農科所設置條件和建設標準基礎指標的研究及應用 |
1996 |
省農業廳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89 |
花生新品種天府九號選育及示范 |
1996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90 |
棉花“洞A”核雄性不育種質 |
1996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特等獎 |
91 |
南充市農業科技攻關現狀、目標及對策 |
1996 |
南充市科委 |
一等獎 |
92 |
甘薯新品種“南薯88”及高產配套技術應用推廣 |
1997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93 |
高產優質油菜新品種南油四號選育及應用 |
1998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94 |
大麥嘉陵二號選育及其應用研究 |
1998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95 |
大麥嘉陵二號選育及其應用研究 |
1998 |
省農業廳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96 |
玉米新品種南玉三號選育研究 |
1998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特等獎 |
97 |
雜交玉米新品種南玉三號試驗示范 |
1998 |
省農業廳 |
豐收計劃二等獎 |
98 |
花生天府十號選育及應用 |
1998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99 |
花生高產優質新品種綜合增產技術研究及推廣應用 |
1998 |
省農業廳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100 |
綠豆新品種南綠一號選育應用 |
1999 |
省農業廳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101 |
綠豆新品種南綠一號選育應用 |
1999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102 |
優質高產啤酒大麥新品種嘉陵三號選育研究 |
1999 |
省農業廳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103 |
優質高產啤酒大麥新品種嘉陵三號選育研究 |
1999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104 |
中早熟高產玉米新品種南玉三號選育及應用研究 |
1999 |
省農業廳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105 |
高抗青枯病花生新品種天府十一號(粵油200)引種及示范 |
1999 |
省農業廳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106 |
低光值區雜交水稻畝產700kg栽培技術研究 |
1999 |
省農業廳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107 |
旱區棉田綜合利用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研究 |
2000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108 |
高產甘薯新品種南薯99的選有及應用研究 |
2003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109 |
高產優質小麥新品種川麥107的示范推廣 |
2003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110 |
巴蜀地區花生青枯病的分布及防治對策研究 |
2003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111 |
高產廣適商品性好三系雜交油菜新品種南油6號的選育及應用研究 |
2005 |
南充市政府 |
獲科技進步一等獎 |
112 |
優質高產專用花生新品種天府14號選育及應用 |
2005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113 |
大豆新品種南豆99的選育與應用 |
2005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114 |
雜交玉米新品種南玉四號選育研究 |
2005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115 |
雜交玉米新品種南玉五號選育研究 |
2005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116 |
高產玉米新品種“農華7號”選育與應用研究 |
2008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一等獎 |
117 |
突破性高產優質大豆新品種“南豆5號”選育與應用研究 |
2008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118 |
高產抗病雜交油菜新品種“南油8號”的選育與應用研究 |
2008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119 |
早熟高產花生新品種“天府15號”選育與應用 |
2008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120 |
基于集團雜交基因聚合的紫色甘薯選育與應用 |
2010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121 |
玉米地方矮生資源創新與利用研究 |
2010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122 |
優質高產雜交油菜新品種南油10號選育與應用 |
2010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123 |
旱地寬帶多功能高產高效種植模式及技術研究 |
2010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三等獎 |
124 |
熱帶玉米種質的引進改良及應用研究 |
2012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
125 |
突破性大豆新品種南豆12選育及配套技術集成研究與應用
|
2012 |
南充市政府 |
科技進步二等獎 |